本篇文章3881字,读完约10分钟

安徽日报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提出扩大、升级合肥经济圈,增加芜湖、鞍山,完善都市圈协调推进机制。

扩张升级,被湖临江包围的都市圈

去年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提出扩张升级合肥经济圈,增加芜湖、鞍山、完整的都市圈协调推进机制,建设合肥都市圈,形成区域增长新引擎。 至此,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鞍山和桐城市,总面积5.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09.3万人。

4月10日,合肥市合肥都市圈办公室副主任牛和湘宣布,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发展规划》纳入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上升为国家快速发展战术。 在国家区域战术布局上,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术的双节点城市、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等。 核心城市战术地位提高,以往合肥经济圈的概念必然演化为合肥都市圈战术。 合肥都市圈战术新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新兴都市圈、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重要集聚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目前,《合肥都市圈长时间快速发展规划纲要》和工业、农业、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专业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完成,并报省政府审批。 《合肥航空港经济试验区快速发展规划》按照争取建立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要求进行完善。 牛和湘告诉记者。

安徽省快速发展战术研究会的长途跋涉必然表明,与国内其他都市圈相比,合肥都市圈新鲜、刚刚成长,具有区位特点,与长三角都市群融为一体。 此次扩张,合肥都市圈成为被湖临江包围的都市圈,有无限迅速发展的可能性。

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快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艳表示:“合肥都市圈特色一核独大,合肥市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扩大将提高都市圈的竞争力,并且也致力于迅速发展次中心城市,培育新的成长。

抱团迅速发展,实现城市间1小时通勤圈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合肥都市圈的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从探索走向深入,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地区影响有了很大提高。

在工业方面,积极推进圈内五市互联互通、各积分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合作公司加强和深化产业合作,加快建设一系列项目。 例如,以六安市星瑞齿轮、江淮永达等为主的多家齿轮加工公司,将成为江汽、合力等重要零部件的配套商。 舒城杭口电子产业园积极建设合肥电子新闻产业配套基地。 截至目前,各市合作建设的工业项目超过30个,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直接服务都市圈各市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加快了通往都市圈各市和周边县区机场的高速连接线工程。 其中,寿县高刘至新桥机场的高速连接线已经开通。 公路方面,连接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等地的高速公路网全面升级,合六路、合淮路、合安路合肥段建成,合六南通路、合安路、淮六路等开始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成为全国样板。 铁路方面,合肥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加快修改,商合桩、合安客专等工程全面推进,禄铜铁路基本建成。 合肥到南京高铁、合肥到新桥机场到六安、合肥到巢湖到鞍山城际铁路等项目已经批准或纳入国家计划。

建设都市圈,民生最受益。 据悉,圈城市实现1小时通勤圈,周边城市新鲜可口的蔬菜陆续运往合肥,共建基地全年直接供应合肥市场蔬菜总量突破50万吨,间接带动周边基地供应合肥蔬菜120万吨,品种扩大到70多个。 圈内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制度,推进社会保险一体化、公积金异地互认与转移连接、通信同城化、公交同城化、金融同城化,推进区域间电子货币支付体系和即时兑付体系建设。 通过推进要素一体化,提高了都市圈的集中力、辐射力和动力,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市圈走出了环境同治之路。 稳步推进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投资148亿元,建立了要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滚动储备库。 合肥与六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安排4000万元用于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签订《跨界水体水污染联合防治合作协议》,加强跨界河流联合防治。 城际还将完成黄标车数据库建设,设定加快实现黄标车数据共享的二手车入户准入标准,将汽车入户标准提高到国四标准,禁止黄标车相互转会。 截至去年11月底,合肥市淘汰了黄标车12217辆。

通过深度融合实现都市圈新的战术进化

据牛湘介绍,截至2009年,合肥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14206.3亿元,财政收入243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59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9.8亿元,进出口总额309.2亿美元,全省比重分别为58.9%亿元

程先生必须说,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的转型,意味着圈内城市不仅要着眼于经济合作,还要着眼于经济以外的文化、旅游、社会的综合快速发展。 当前都市圈快速发展最紧迫的是核心城市自身要创新快速发展提高快速发展

增强质量、辐射力,增强动力。 其次,加快城市间的合作,区域内城市优化资源配置。 理想的都市圈快速发展应该是区域快速发展一体化、同城化以及快速发展水平国际化。

胡艳解体,原本合肥等5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大幅提高,但国际化和同城化水平较低,离国际化都市圈的建设目标还很远。 未来合肥都市圈要实现多极推进、均衡快速发展、开放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到年,合肥市初步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功能,对其他市县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能力,都市圈实现了新的战术升级,城市化率达到64%左右。 城市交流合作机制基本建成,一体化快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同城化程度大幅提高,初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培育34个国家级或世界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经济外向度超过20%,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创新型都市圈,人均收入达到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先进水平, (安徽日报)

·; 背景链接和中间点;

2006年

省八届党代会决定提出合肥提高经济首位,形成具有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

2007年初

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计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

2009年8月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将省会经济圈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将淮南市和桐城市纳入经济圈。

年8月

合肥经济圈再次扩大,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定远县。

年末

合肥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的研究决定,同意滁州全市加入合肥经济圈。 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市。

年2月

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了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战术,加快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术升级,努力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增长极。

年5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发展规划》纳入合肥都市圈,标志着合肥都市圈上升为国家快速发展战术。

12月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提出扩大升级合肥经济圈,增加芜湖、鞍山市,完善都市圈协调推进机制,建设合肥都市圈,形成区域增长新引擎。   

合肥经济圈国家的省道将增加1816公里

晨报记者昨天从省交通厅获悉,根据我省近日发布的《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年-2030年)》,到2030年,我省普通国家的省道里程达到23320公里。 其中普通国道7641公里,普通省道15679公里。 本轮计划将完善相关地区普通国家的省道互联网,其中合肥经济圈将增长1816公里。

从合肥到五个省道

根据《规划》,一般省道网规划布局规划分五大类完成。

第一类是辐射,省会合肥与其他地区中心城市的联络线路,如合肥-宿州(萧县)、合肥-鞍山等共计5条,与现有的省道辐射数量相匹配,规划总里程1575公里。

第二类为竖线,南北走向主干道,路线从北向南,如来安-县、池州-太平湖等,共55条,计划总里程6927公里。

第三类是横线,东西走向主干道,路线从东向西,如全椒-合肥、宁国-泾县,共49条,计划总里程6341公里。

第四类是联络线,第一是连接特定节点(乡镇、景区、综合交通节点等),如金寨-双河、太湖-长岭等,共计95条,其中15条未计入长期展望线为总量规模( 383公里),其余

第五类为环状线,从北向南共计6条,分别为环女山湖、环巢湖、环万佛湖、环南含湖、环太平湖、环黄山,规划距离共计573公里。

合肥经济圈国家省道将增加1816公里

记者了解到,我省普通国家省道总里程达到23320公里,比年计划普通国家省道规模增加6171公里,意味着普通国家省道面积密度为16.71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77公里/万人。

届时,我省普通国家的省道将对全省重要城市节点(市、县、建制镇、乡)、经济节点(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AAAA级以上景区)、交通节点(第一港区、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通常互通)全面上牌。

我省普通国家的省道省际节点数量也将增加到133个,与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程度将进一步增强。

本轮计划完善相关区域普通国家省道互联网,合肥经济圈增长1816公里,皖江城市带增长3038公里,皖北地区增长1874公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增长1115公里,大别山区增长2108公里,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省道总体达到二级以上技术等级的目标状态,据静态投资匡介绍,到2030年,新、改建工程总投资约2100亿元,占用土地约29.5万亩。 (江淮晨报)

标题:【要闻】合肥经济圈扩容升级 城市间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1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