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3字,读完约10分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增进民生福利作为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构建与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高速发展,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增收途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市居民生活翻天覆地

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多次突破大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市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经济指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强劲,许多经济指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屡屡创新,屡屡大败大关。

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城市居民收入) 41484元,比1978年增长近129倍,年均增长13.0%。 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达到11013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此后连续12年实现3万元级大跨度。 年、年、年分别突破2万、3万、4万大关,分别达到22459元、31989元、41484元。

1949年,合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农村居民收入)为40元,1978年为103元,1995年为 年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389元,比1949年增长508.7倍,年均增长约9.5%

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收入为主,农村居民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繁荣,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居民收入渠道扩大,财富累积上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

)城市居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例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主要依赖工资收入,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等,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年,合肥市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078元,比1985年增长37.9倍,年均增长11.7%。 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62.9%,比1985年下降2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近0.73个百分点。

年,合肥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821元,比1998年增长13.2倍,年均增长14.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8.4%,比1998年提高17.7个百分点。 ( 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农民逐渐外出为工人赚取工资收入)

(二)城市居民的经营净利润从无到有,成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比例不断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特别是十七大报告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诱惑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经营净利润也成为居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年、合肥城市居民的 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12.3%,比1985年上升11.7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的份额持续下降。 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利润为6706元,比1998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6.4%。 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32.9%,比1998年下降39.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财富的增加使财产的净利润迅速增加。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劳动收入几乎是居民家庭收入的全部。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资本和金融市场持续健康高速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投资渠道逐渐拓宽,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财产性收入逐渐提高。 年,合肥城市居民人均财产净利润3803元,比1985年增长772倍,年均增长22.3%。 财产净利润所占比例为9.2%,比1985年上升8.6个百分点,居民财产增值明显。

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土地流转成为趋势,农民财产净利润形式丰富,除原有利息收入外,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房租等收入丰富了财产净利润的来源。 年,农民人均财产净利润497元,比1998年增长7.3倍,年均增长11.2%,占2.4%,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转移净利润迅速增加。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政府很少通过转移手段增加居民收入。 随着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及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补贴标准的不断提高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的进一步落实,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迅速增加。 年,合肥城市居民人均转移净利润为6488元,比1985年增长70.7倍,年均增长13.8%。 转移净利润所占比例为15.6%,比1985年上升3.9个百分点。

年,合肥市农民人均转移净利润5364元,比1998年增长44.0倍,年均增长21.0%,是四大收入中增长最快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6.3%,比1998年上升21.8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快速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合肥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985年的1.91:1至2006年的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加快建设美丽农村,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示范建设,极大地促进农民劳动收入的提高,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合肥市城乡居民收入比[/]

四、居民支出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收入的飞跃增长,为居民支出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大大提高了居民支出水平,进一步改善了支出质量,支出热点层出不穷。

)成本水平显着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合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质量同步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居民收入有限,费用水平普遍偏低,1978年合肥城市居民人均费用278元,年达25339元,比1978年增长90.1倍,年均增长11.9%。 年,合肥市农村居民人均支出12659元,比1986年增长39.8倍,年均增长12.3%。

)打扮起来追求个性的时尚。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在温饱的情况下,不能满足穿着的诉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纫修补又成为了当时的普遍现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费用观念的转变,服装随着颜色、质量、风格等时代迅速发展,越来越个性化、时尚化和多样化,特别是由于网购的兴起,提供了更方便、更丰富的购物渠道,服装的多层费用诉求。 年,合肥市城市居民人均服装费用1606元,比1981年增长28.7倍,年均增长9.6%。 农村居民人均服装费用为624元,比1986年增长22.1倍,年均增长10.7%。

)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生活全面小康。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极端贫困,50%60%为贫困,40%50%为温饱,30%40%为小康 目前,我市居民已经实现小康,向富裕迈进。 年,全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比1986年的50.9%下降了2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7%,比1986年的51.9%下降17.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已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进入富裕生活状态。

(四)居住追求空间的广阔和环境的美丽。 改革开放初期,合肥市居民多为普通楼房、平房,居住条件差,三代同屋入住较多,比较拥挤。 1978年,合肥市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采用面积仅为5.5平方米。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房屋的空间和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年,合肥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5.2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9.7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2.8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4.3平方米。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居民用于房屋装修和装饰类的支出大幅增加,占有率明显提高,成为居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合肥城市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6197元,比1986年增长303倍,年均增长19.6%,居住费占24.5%,比1986年上升22.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831元,比1986年增长54.5倍,年均增长13.8%。 居住费为22.4%,比1986年上升5.9个百分点。

)交通通信占有率提高,居民生活更方便快捷。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手段匮乏、交通方法单一等原因,居民出行基本上都是步行。 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是当时人们的高级交通工具,家庭固定电话是奢侈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合肥市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产业和设施高速发展,为居民出行交流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年,城市居民人均交通通信类支出4200元,比1981年增长164.9倍,年均增长14.8%。 每年的汽车保有量从2007年0.74辆增加到57辆,每年的手机保有量为236辆,比2007年增加62辆。

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23辆,每百户手机拥有量为239辆。

)精神文化呼吁多样性,旅行费用成为新的时尚。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和费用观念的转变和升级,为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诉求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游、出境旅游等旅游产品层出不穷,闲暇时间城乡居民离家出走,从全国各地到世界各地的人多,旅游费用成为新时尚,支出大幅增加。 年,合肥市城市居民人均旅游费用327元,比1994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24.8%。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费用19.1元,比上年增长92.9%,年均增长14.0%。

钻研奋发不忘初心,春华秋实持续至今。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合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望未来,在习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为主线,实施五大快速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经济优质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大湖名城, 全力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的新局面,相信合肥人民的生活明天会更美好!

标题:“七十年壮丽辉煌 新时代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市城乡居民生活水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hfsh/2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