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888字,读完约15分钟

黎静

你知道60年前的幼儿园怎么样吗?

你知道安徽省试行春季高考的第一天,学子是怎么备考的吗?

全市第一所实行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是哪里?

你知道几代人的教育变迁在60年前的旧报纸中是怎样的存在吗?

纸上有春秋,笔底有波澜。 今天,我们又翻开了一张《合肥晚报》的旧报纸,从这里开始,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寻找合肥教育的光影流逝之年,感受来自脸上的历史气息。

当然,从仅仅2版的表现来看,不能说是“大湖名城”教育60年。 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报道摘录,浓缩播放过去,原汁原味,让网友详细看看。

如果碰巧报道里有你,或者文章那一年你也有故事,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

■1957年6月2日

本市有27个街道幼儿班

合肥这几年发展很快,女性就业的人也增加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无法适应。 虽然有几所市立幼儿园,但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这个时候,只能运用大众的力量组建街道幼儿班。 但是,这个困难很多,没有房子,也没有懂得业务的保育员。 一开始,他们只能借居民走廊、过道让孩子下车。 后来,这些街道幼儿班在群众中很有威信,所以大家都建议出钱,出力,把这个事业做好,于是在群众的支持下,有些幼儿班建了一二家,还逐渐增加了孩子。

截至目前,全市已迅速发展到二十七所幼儿班,受托儿童一千六百多名,保育员八十一人。 这些孩子的父母有工人、工商界官员、机构、学校教职员工等。 孩子上了幼儿班,不仅父母可以安心从事各种劳动,孩子也获得了正常的教育。

目前,合肥市仍在根据需要和可能性逐步快速发展,有个别教育质量不高的幼儿班在改善。

徐惠康

■1964年10月10日

我市又增加了新学校

据合肥晚报报道,我市另一所半耕半读学校,山南半耕半读学校已做好准备,开始招生。

山南半耕半读学校是根据上级指示,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为了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自觉、有文化的新型劳动者而开设的。

这所半耕半读学校主要招收本市当年或历届中学毕业生和居住在我市郊区的男女知识青年。 学制为4年,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和农业专业等课程,学生毕业后相当于农业中的技术水平,住在市区的学生被分配到人民公社或国营农场劳动,郊区的学生返回原公社参加农业生产建设。

这所学校设在大蜀山南路原合肥市山南农场用地。 学校有500多亩土地,适合种植水稻、麦子、豆类、棉花、草药、果树。 学校有榨油、牙膏、粮食、棉花加工厂、拖拉机、汽车等。 劳动工具和教育用具齐全,为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报记者朱恩谱梁淮)

■1979年12月7日

合肥师范第一届毕业生进行实习

合肥晚报由合肥师专150名首届大专毕业生9日分为一中、四十五中、四十六中、四十七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实习。

合肥师专是我市自主办学的第一所大学。 这次参加实习的首届毕业生在七七年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后,经过统一考试,优先入学。 两年来,他们分别完成了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门学科的预定学习任务。 这次实习,首先以课堂教学实习为主,让他们学习老教师的经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初步实践,毕业后能够独立担任中学教师的工作。 师范七七级毕业生也参加这次实习。

张卫

■1982年6月8日

市委员会处理小学生的升学困难

合肥晚报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区应届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

今年是我市小学生涯最多的一年,全市小学毕业生共有2万160人(不含长丰),其中市区1万2986人。 根据省市规划会议的要求,市区小学升学率应达到95%,也就是1万2337人升入中学,但实际上今年我市招生只配置9253人,还有3000多人无法升学。 妥善处理这部分学生的升学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今年小学应届毕业生的10%到15%改为6年制,再上一年的小学。

二、市、区办的中学进一步开班,增加招生人数(每班增加招生人数2~4人)。

三、非本市户籍的小学毕业生,不得在我市报考。

四、多次两条腿走路,努力经营工厂中学。

五、为了方便学生在附近入学,今年基本上是严格划定考试区进行申请。 (正文有删节) (本报记者邦涌)

■1984年9月13日

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很发达

平均15名市民中有大学生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科技城安徽省合肥市的高等教育事业很发达。 目前,全市25所大学中有4万多人在学校学习。 包括地方来的学生在内,全市平均每15人中就有1名大学生。

合肥市原有本科院校11所,专科学校2所,设有教授101人,副教授604人。 这些大学的毕业生不仅在中国各地,还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世界著名学府留学。 近年来,合肥市又采取了办多所学校的办法,四面八方招聘人才,新建各类大学12所,其中有普通大学、成人和专业大学。

■1985年10月14日

合肥联大将招募五百四十一人

合肥联合大学今年扩大了自费上学、不包分配的专科生五百四十一名。 今年高考成绩在三百九十分以上的市(郊区)区文理科考生,报名人员可于10月18日至20日向市报名。 三县考生在所在县申请注册。 唐克礼

■1986年6月20日

科大新校区建设微科学城

中国科学院最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了科技大新校区一期工程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审定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大和安徽省、合肥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对科学大新校区在建设微科学城的基础上设计,创造新的学科交流和人际关系学习、工作环境表示满意,并取得了一致的认知。

会议指出,科大新校区正式列入“七五”期间国家要点支援的七所大学之一,科大扩建工程已列入一九八六年国家大中型基本建设准备项目。 (金厚贵)

■1987年9月8日

合肥市实验学校成立了

合肥晚报经省、市教育部门批准,我市第一所实行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正式成立并开学。

这个实验学校和省要点中学合肥是一个机构,两个品牌。 实验的宗旨是如何发挥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充分开发中等智力儿童的潜力,用9年的时间完成目前中小学12年的教学任务。 据悉,这种类型的实验学校目前在我省尚属首次。

该校首次招收的一年级学生共计36人。

李敬

■1992年9月29日

辛勤耕耘着90年桃李的天下

合肥一中庆祝90岁生日

据合肥晚报报道,昨天下午,合肥一中的老校长、一中校友、师生齐聚一堂,隆重庆祝母校90岁生日。

合肥一中是省属要点学校之一。 她的前身是1902年庐阳书院(世称“小书院”)遗址创办的庐州中学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余年间,一中教育工作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成绩斐然,获得省级奖励135人,为全国性奖励17人,在多年的全国高考中,居我省首位。 (正文有删改)

(金爱诚邦涌)

■1993年9月10日

教育工会举办电影招待会欢度教师节

据合肥晚报报道,昨天上午,市教育工会在光明影举行了庆祝教师节的电影招待会。 省市党政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领导与来自全市各级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教师节。

招待会上放映了彩色戏剧电影《龙的家人》。 (邦涌)

■1993年5月13日

今年的中学招生工作有了改善

据合肥晚报报道,市教委近日就今年各区中学招生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 今年的中学招生,由市政府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大体上,各区自主制定招生办法,自主实施。

为了切实减轻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今年的小学毕业考试只考了语文、数学两科。 试卷由市政府统一编制,各小学自行组织考试,自行评分。 各区、镇不得统一组织毕业考试,不得统一统计公布各小学毕业考试成绩,不得根据毕业考试成绩表彰奖励学校。 郊区各乡、城镇对所属学校也不能这样做。 各小学在毕业考试前应当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复习和加强所学知识,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应试”考试。 崔杨

■2000年1月19日

没有了考生,秋天的考试很紧张

夏天的热度将会消失

今年春天的考试,多了一点也很平静

今天是北京、安徽试点春季高考的第一天。 早上8点,满天雾霾还没散,路上的行人很着急,参加春季考试的考生们纷纷赶往5个考点。

自从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实施春季考试以来,春季考试已经时隔20多年了。 不仅和那时不同,和往常的秋季考试不同,这次考试看起来一直很平静。 考场外没有占据全城的考生。 六中门外只有四五十名中学生家长。 九中参加考试的家长也不到一百人。 考生们看起来也很平静。 在考场外等待的学生大多拿着装有考试证书和钢笔等工具的塑料袋,三五成群地聊天。 虽然脸上出现的只有兴奋,但我不紧张。

《今天早上出击》(主持人甄奎记者储静伟孙韬)今天进行了报道

■2002年6月12日

区划调整不会影响小学升学

今年学区依然时隔三年再次调任

合肥晚报是合肥市教育局近日发布的《2002年合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中确定,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隶属关系变更导致的中小学,今年学区仍保持不变,上述学区将在3年内逐步调整。

《意见》要求,各区根据新的划分范围,进一步确定各小学学区,学区100%覆盖本行政区,确保行政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入学。 为了分区调整,区在少数中学行政区招生的情况下,由管理小学的区教委根据毕业生的实际居住地提出分流人数,并主动与管理中学的区教委协调招生计划。

(周军桑刚)

■2002年9月9日

笔记本电脑拧在课堂上

——年轻教师

感受到教育的变化

合肥一中的杜明成老师这样向他的学生表达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一只蛋变成小鸡,内因是蛋自身的生理功能,外因施加了适当的温度……大屏幕上小鸡傻乎乎地破壳而出,讲台下的同学们都笑了。

5年前还只是天方夜谭,没粉笔,没黑板,拧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大屏幕上课。 对此,杜明成老师深有感触——1997年他走上讲台时,正在教数学和物理。 如何向学生表达“函数曲线的动态变化”成了他的难题。 尽管他嘴酸,学生依然落在云里。 怎么办? 杜明成开始使用电脑,自己设计课件,在大屏幕上向学生演示。 教学效果空前,杜明成深受鼓舞,《牛顿第一定律》等层出不穷。 (正文有删改)

记者周军

■2006年7月16日

6、8、3所学校的招生结果已经明确

260名考生成功派遣了计算机

合肥晚报报道,今天上午,一中、六中、八中三所学校联合招生结果在一中公布。 1012名统招生、500名指标在校生和648名选调生通过计算机被3所省级示范高中录取,报考号码为3010103078、报考成绩为693分的考生被选为8人。 据了解,这位学生的分数是这次计算机系考生中最高的一分。

上午10时,三校今年高一学生计算机排名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员和公证员的监督下正式开始,考生排序、分组和三校抽签等工作人员分阶段进行。 到上午11点30分左右,计算机派遣结束,2160名考生分别被3所学校录取。 (正文有删节) (左杰李守君)

■2007年9月1日

“滨湖三校”扬帆起航

社区的新学校开始

90万名儿童今天去学校

今天的报道显示,今天上午,秋雨连绵,滋润着万物。 全市90多万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入教室,1700多个中小学幼儿园迎来了新学期。

8点58分,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滨湖三校”——合肥一中、46中、师范附小正式开学。 学生代表向滨湖建设者们献花,感谢他们为建设三所学校付出的辛勤劳动,师范附属少先队员们齐声问候说:“我们将在滨湖扬帆起航。” (实习生章娟记者李守君)

■年7月10日

把名校分组

据合肥晚报报道,未来几年,合肥一点名校可能会建设分校,让更多的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规划纲要》昨日发布,未来合肥市有可能出现以名牌高校为中心的教育集团,制定统一的教育标准将成为学生和学校的负面因素。

根据大纲,新建、扩建、改建、搬迁普通高中学校。 积极推进老城区普通高校资源整合。 将学校规模小、办学质量差、布局不合理的学校改建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或者停止招收,以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效益。 探索以高质量高校为主体的教育集团的办学形式,以合并、合作办学、分校办学的形式,重新组合扩大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曹芹菜付艳)

■年5月8日

市区的公立高中今年放弃了择校

■普高实行平行志愿者录取■指标学校的学生分数下降30分后被录取。

昨天,记者从年合肥市中学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招生有很多变化。 从今年开始,市区公立普通高中停止招生,指标学校最低录取分数降至“低于所考省示范高中录取分数30分”,今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的特长生招生不再按学校自主招生,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实施等。 (正文有删改)

(王一斌新闻记者魏永)

■年2月23日

“合肥大学”的建设开始了

2月22日,合肥晚报从合肥学院获悉,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制文件,据文件介绍,经合肥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合肥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意味着合肥大学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合肥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早日建成合肥大学,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建立自己的大学,是合肥市人民长期以来的美好愿望。 合肥大学的建设对合肥市民来说,是一次新的“圆梦之旅”。 ”。 合肥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另外,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合肥市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职工领导小组。 合肥学院素有中德合作的良好基础,目前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基金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耿雅雯合肥晚报合肥城市网记者黎静)

■年2月23日

市区高考报名人数进一步创新

全市有67442人申请高考

其中市区27312人

合肥高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今天,记者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过去的本周末,市区约2万名考生在15个考点参加了外语口试。 今年全市高考报名人数67442人,其中市区高考报名人数27312人,比往年有所增加。

随着合肥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大学入学考试分数分配像中考一样,就近分配考场,方便考生考试吗? 据考试院有关人士介绍,全省招生工作会议确认,省教育厅和省招生考试院将由合肥先行一步。 “合肥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设立区级试验机构,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全市单一试验区,加上城市规模的扩大,附近设立试验点的矛盾很突出。 ”。

幸运的是,合肥已经开始探索大城市“比较近”的分设试验区接受试验方法,并在南京、杭州等地学习了经验。 进一步,合肥将优化标准化考场布局,尽快实现就近安排考生考试。

(正文有删改)

合肥晚报合肥市网记者黎静

标题:“光影60年 老报纸见证合肥教育辉煌”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hfjy/3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