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4字,读完约3分钟

信息概要

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总产值从年4164.32亿元增长到年6274.38亿元,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二产三产逐步升级,经济快速发展辉煌

中提质

综合实力跃上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年为4164.32亿元,年跨越6000亿元阶梯,实现生产总值6274.38亿元,是年的1.5倍。 数据显示,合肥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从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首次进入第10位。 占全省的比例从去年的24.2%上升到26%,稳居首位。

与长三角城市和中部省会城市比较,合肥经济增速也保持中高速,继续领先。 数据显示,年~年,合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高于同期省会城市平均增长率1.1个百分点的南京市、杭州市年均增长率0.8、1.4个百分点。 武汉、郑州、南昌、太原市年均增长率超过1.3、0.9、0.6、3.5个百分点,与长沙市并列中部省会城市之首。

人均gdp是衡量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人均生产总值从年的55182元增加到年的80138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1046元,年均增长9.4%。

结构优化

变革进入了新阶段

优化的产业结构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处于优化方向,经济快速发展动力从二产主导向二三产业“两轮驱动”转变,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呈现出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

从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的5.5∶55.3∶39.2调整为去年的4.3∶50.7∶45.0。 从贡献率来看,年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8%、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3个百分点。

高科技产业、战术性新兴产业等崛起,从前就加速了产业改造的提高,推动了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8%。 其中,年全市有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7.95亿元,年均增长32.8%。 以上战术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90.37亿元,年均增长22%。

以现代金融和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 5年来,全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0.6%,比gdp年均增长率高0.2个百分点。

动力转换

投资费用成为积极的力量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高速发展、民生改善力度加大……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市民支出观念逐渐变化,旅游、教育、保健等升级型服务支出备受瞩目,我市支出结构不断升级。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45.7亿元,是去年的1.6倍,年均增长13.1%。

此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支撑作用显着。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6501.17亿元,比年4001.1亿元增加2500.07亿元,总量居省会城市第五位,比年前进三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积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年均增长22.0%,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此外,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特别是民生相关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8.7%。

陈晓霞任家华本报记者苏晓琼

标题:“五年奋进 合肥经济谱写辉煌篇章”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hfjj/2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