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故障率频发的背景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新闻技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是城市公共安全技术行业的重要任务。 在合肥,一个身体带队做这项工作。 他是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许令顺研究员。

合肥在全国率先实践城市生命线工程[/s2/

许令顺首要从事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控相关技术的研发。 年8月,我队开展了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控系统项目一期的建设工作。 年12月,项目顺利验收。 目前,系统运行良好,成功预测了5起燃气泄漏事故和2起供水泄漏事故。 许令顺向记者介绍说,去年3月,项目二期全面展开,建设范围覆盖了合肥市主要燃气管网、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和热管网。 技术成果已应用于省内合肥、淮北和鞍山以及省外的乌鲁木齐、福州和佛山等城市安全管理。

据介绍,合肥市全国首次实践了51座桥梁、822公里燃气、739公里供水、254公里排水、201公里热量等检测管廊,里程超过2200公里。

城市生命线风险单张图为控制整体风险提供依据

许令顺领导的技术队伍以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热力和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现状和危害为出发点,其建立的综合风险判断模型,为合肥判断综合运行风险、绘制城市生命线风险一张图、控制整体风险提供了依据

在监控中心,记者可以从演示画面看到布制控制点的实时监控画面。 我们与公安、交警、供水、燃气等单位实现了互联互通。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这些合作机构可以立即得到警告消息,立即派遣工作人员到第一线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许令顺带队开发了一系列模型算法和大数据观察技术,用于监测数据的分析。 每天收集50亿条数据。 通过使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整合,不仅可以实现应用系统的迅速、可靠的动作,还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进行直观显示。 许令顺表示,通过监测数据变化,比较有效地实现了燃气、供水、路面崩塌等风险预警和危害范围预测功能。

提高科技创新城市管理进行科学研究很有成就感[/s2/]

以监测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态、异常状况和风险风险为目标,许令顺和他的团队突破了监测设备运行环境多、供电困难、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新技术,创新了城市管理模式。 该技术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经信委首批重大装备认证和清华大学年度十大创新产业荣誉。

发现新现象,通过重复的实验处理疑惑,在本身的过程中是令人满意的。 面对科研成果,许令顺表示感谢团队成员的再三和合肥创新、创业大环境的支持。 在他心里,做科学研究并不无聊。 通过技术研究处理城市快速发展的实际问题,这使许令顺有成就感,激励他今后进行更深入、持续的研究。 见习记者刘畅

标题:【要闻】研究员许令顺带领团队用科技托起合肥城市生命线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