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7字,读完约3分钟

未来,滨湖科学城有望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总体规划-2035年”已进入招标进程,预计年底将形成最终规划成果。

计划分两个层次实施

合肥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是合肥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改革探索新路径、为安徽经济增加新动力、为合肥城市构建新格局的核心任务。 本次计划的基准年为年,从长期到2035年,远景到2050年,将分为滨湖科学城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水平实施。

其中,滨湖科学城范围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合肥机场经济示范区、包河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 计划面积为491平方公里。

综合国家科学中心范围包括蜀山区、庐阳区及包河区部分区域,用地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分为国家实验室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规划快速发展区。 此次要点规划范围为国家实验室区、规划快速发展区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90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滨湖科学城开发模式和分期实施建议,提出滨湖科学城开发建设时机,确定近期建设的范围和要点,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制定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快速发展的体制构建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研究江淮运河沿线交通和网络连接

根据此次规划思路,为搞好合肥滨湖科学城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特别是重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布局等,按照区域协调快速发展的大致情况,从合肥市域、合肥都市圈乃至更广的空间范围开展研究,加强各类基础设施的协调与统一

例如,统一拆除与江济淮廊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关系。 优化整合科学城各大空间快速发展板块,确定统筹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区域内人口容量和人口分配,重视生态互联网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联系。

在交通框架下,密切联系城市高速公路网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等,深化与新桥机场、合肥南站、合肥西站、江淮运河、合肥港等重大交通枢纽的联系。 要点:研究江淮运河沿线河间交通组织与交通网的联系,细化码头、港口和物流园区布局,搞好各类航运码头与陆地交通的有机联系。

重视文化保护传承更适合居住

此次计划还将充分研究合肥的文化属性和人民生活诉求,重点关注文化保育和传承,优化城市要素布局水平。 重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绿色、智慧、人文新区,全面提高城市质量和生活素质,强调新区智慧和低碳快速发展。

为此,研究滨湖科学城的中心体系和各级中心定位、规模、位置及设施配置等问题,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提高适宜居住的水平。 鼓励核心地域、点地块、敏感地域空间形象设计的诱惑。 记者吴奇

标题:【要闻】滨湖科学城总体规划年底或“成型”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