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8字,读完约7分钟

年春天,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27周年,全球眼球再次将这个中国合肥改革开放的地标定为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7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认真进取,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 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外贸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

中国开放的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主席的基调演讲振奋人心。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在满怀信心地前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事业单位改变了企业,开始走上了追逐梦想的道路

1993年白手起家,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96亿元,其掌门人也将创造身家过亿的神话… … 现在的安科生物,正在向着百年安科、百亿安科的奋斗目标前进,但这些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政策。

据悉,安科生物前身为安徽安科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是安徽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经营的经济实体。 当时,省生物研究所只是一个事业单位,每年以国家支付的25万元事业费作为科研支撑,但由于缺乏市场意识,所内的科研事业仅限于发表论文,论文发表后也没有人意识到要将其产业化。

虽然成立了企业,但在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上摆脱不了事业单位框架的束缚,在员工氛围、薪酬待遇、绩效考核等方面与现代公司相去甚远,这也让安科生物度过了漫长的瓶颈期。

6月27日下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在接受安科生物采访时,一名员工为了用烧杯概述安科的快速发展史,发展到了大楼。 但是,如果站在安科生物豪华气派的现代化工厂里,很难想象25年前的安科,只是一个由三名科研人员组成,所有房子都只有几只烧杯的小企业。

1995年,安徽生物研究所和中科大学分别以科研成果和课题组现有设施出资50万元,但当时刚从德国公派留学回国,担任安徽省生物研究所所长的宋礼华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 在宋礼华的推动下,安科生物在当年进行了首次改革,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结合课题、人员、经费、效益、风险,于本年底改制为有限责任企业,生物持股64.39%,中科大持股13.49%,宋礼华持股13.49%。

1996年第二次改革中,中科大彻底退出,安科生物成为生物所控股和员工持股框架的企业,其中法人股占39.5%,员工个体股占60.5%。 翻修也首次见效,到1998年安科生物销售额达到1891万元。

真正的安科生物更新换代发生在世纪之交,2000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安科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正式改制为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所39.5%的股份全部退出,实现全员持股。

20多年经过三次改革,目前的安科生物已经成为管理骨干、技术骨干、营销骨干持股较大的民营企业,核心人员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使其自觉得到了管理。 安科生物董事长、总经理宋礼华介绍说,只有完全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才能向现代公司制度迈出坚实的步伐。

安科生物的迅速发展,实际上是我省推进事业单位转型企业改革事业的缩影,也是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众多职工从运营商到公司人、事业单位转型企业走上改革追梦道路的缩影。

科学研究成果开辟新天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建设包括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三个开发区,是整个90年代合肥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 作为举国闻名的科技之城,在这场大变革的几十年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无到有,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上岗创业,培育了众多优秀公司,奠定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亿园区的历史地位。

位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国创)是其中一个可圈点的例科大国创成立于2000年,专门从事新闻行业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面向大型领域的新闻化建设和咨询、 是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国家要点软件公司、国家高新技术公司,是中国新闻技术产品研发和整体处理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企业坚持引进和吸收国际领先的技术,以中国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对擅长的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互联网终端产品的研究与 科大国创相关业者介绍。

18年来,科大国创造了班次提速,依赖核心技术和产品支撑,成功开发出具有领域和领域特点的新闻技术产品,成为中西部最大的数据应用企业、安徽最大的软件出口公司、安徽最大的领域软件企业。

事实上,安科生物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因为从事业单位改制为民营企业,而是因为一直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安科生物的第一个转化项目是宋礼华自己的科研成果者&alpha干扰素单克隆抗体色谱。 当时,国外一毫升卖2000美元,但在我们宣传的产品出炉后,市场价格迅速跌到了2000元。 宋礼华表示,这一成果是可用于干扰素工业化生产的单抗亲和层析,在国内尚属首次。

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宋礼华认为,公司生命在于产品,产品生命在于核心技术和市场诉求,从最初的干扰素到后来的生长激素,再到现在的细胞疗法,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公司所有员工的核心,以技术升级和消化再创新为研发事业的重要支撑,企业的产品都

作为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阵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坚定不移地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带动产业繁荣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与2.5万家市场主体合作助力合肥上涨

年春天,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27周年,全球眼球再次聚焦这个中国合肥改革开放的地标,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做出了华丽的回答,实现了全年gdp666亿元,增长了11%。 工业规模近2000亿元,成为全省第二家公司2000亿小区。 市场主体达到2.5万家的国家高新技术公司总数达到821家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招牌公司总数分别达到20家和50家,占全市的一半。

作为安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面积128平方公里,其前身是1990年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合肥科技工业园区。

世界第一台vcd机、中国第一台彩色图像文字制作系统(字幕机)、填补国内基因工程生物医药产业空白的干扰素新药安达芬… … 都是在这里出生的。

27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锐意进取,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术支点和合肥大湖名城创新之都的主要载体。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外经贸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6月27日下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原副调查员程波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表示,1991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时,我正好在市政府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从1992年开始协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改革方案。 程波说,之后他来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研究所,呆了26年。

自己从事了26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程波感慨万千,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空节点上,恰逢全市深入贯彻党的19大精神,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1991年开始成为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走过了27年的平凡历史。

从1992年到2002年,这十年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初步快速发展,将打基础阶段。 从2002年到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扩大面积,扩大规模,提供与公司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各类基础设施。 年以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一年,合肥被批准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年4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纳入世界一流高新区建设序列,进入世界科技竞争国家队。

近年来,作为全省高新技术公司最大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先进的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行业,常常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科技成果的转移,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了影响世界的新兴产业集群,我国声谷量子中心区域的企业布拉

改革的春雷还在滚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有的创新基因也加速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的蓝图,使之成为实景图未来的可能。

标题:【要闻】合肥高新区市场主体达2.5万家 成为全省第二家两千亿园区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