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5字,读完约5分钟

6月4日晚9点左右,《中国青年》合肥专题报道组一行人乘车从合肥市政务新区通过城堡,抵达老城区庐阳区。 桐城路上的车辆至今川流不息。 经过安徽黄梅戏剧场向北,从不起眼的小巷子口进入的就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天仙配茶戏楼。

位于剧场和文化厅居民楼的中间,小而独特。 当晚上演的是《女骀马》、《戏牡丹》等以前流传的剧目选集,近距离观看黄梅乡音,唱歌打下手都令人赏心悦目。 在现场,观众上座率不高。 这有点像以前流传下来的整个戏剧市场的趋势。 据一位员工说,工资不高,但这位员工很舒服。

黄梅戏是一部歌曲朴实、表演朴素、真实活泼的著作,与京、越、评、豫剧齐名,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第一大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的历史不长。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发展很快。 20世纪50年代,安徽黄梅剧团将黄梅以前流传的剧目《董永卖身》改编为《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震惊国内外,使黄梅戏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安徽文化艺术中最大的企业品牌和最具象征意义的剧种。

安徽皖香,余音绕梁。 同样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省城合肥,经历了相当戏剧性的变化。

例如,从三国时期的逍遥津战争到现在的大湖名城,合肥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事实上都与军事有关。 自东汉末年起,这里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闻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魏吴两军在此交战长达32年。

公元215年2月,曹操率领主力部队远征汉中张鲁。 8月,老孙权利用曹操的闲暇时间,率领10万大军进攻合肥。 驻扎在合肥的是大将张辽,这一年他46岁了。 摆在他面前的是7000士卒与10万强队的对决:对方精锐出场,志在必得。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张辽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主动出击。 第二天早上,张辽带着一支800人的敢死队冲进孙权的营地。 吴军未雨绸缪,被张辽左突右杀,如入无人之境,竟闯进孙权麾下。 这场战斗从早上到中午,东吴死伤惨重,士气大受挫折。

之后,吴军包围了半个月,终于没能攻破城堡。 撤退时孙权和部在逍遥津北岸闲逛,但被魏军发现。 张辽立刻带着轻骑兵袭击孙权。 孙权等人退到逍遥津桥后,发现桥板被拆除,不能通过。 危急时刻,吴将谷利挥鞭猛打孙权马,助马之势,马吃痛,奋力过桥,孙权终于脱险。

经过这场战斗,张辽威震逍遥津,名垂千古,其英勇精神成为合肥人世代皆知的传说。

合肥之名来源于东淞河和南淞河之交,北魏英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淞河)合肥(今东淞河),故称合肥。 统一秦六国后,开辟了黄河流域到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黄金水道。 合肥位于这条水道中间,交通通畅,南宋时期,城市曾是商场骏集、千樫鳞次、金斗河两岸货物鳞次栉比,商人喧腾。 从南到北的繁荣景象,使合肥成为《货物列传》中记载的18个商业大城市之一。 鸦片战争之前,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平毫不逊色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合肥人杰地灵,因庐州、庐阳而闻名,历史无可辩驳。 境内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迹等名胜古迹很多。 周瑜、包郑、李鸿章、段祺瑞、卫立煌、张治中等历史学家在合肥的古语东出相(包郑、李鸿章等籍贯为肥东)、西出将(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孙立人等籍贯为肥西) ⋯; ⋯;

当然,历史已经是历史了。 合肥成为今天的安徽省会城市,其现代行政规划不过60余年。 1949年合肥城刚解放时,该县两条街,只有5万人口,卫生机构只有1家县医院,床位12张⋯。 ⋯; 与今天的800万人的巨大规模相比,恍如隔世。

当时,毛主席提议安徽省会为合肥,看中了合肥在皖中的地理位置,虽然住在这皖中,但交通是个大问题。 远离长淮水系,航空运力几乎为零,铁路也不发达,要去北京、上海必须从蚌埠转车,由于交通堵塞,合肥一直落后。 直到21世纪初,许多铁路贯通,高速公路逐渐建成,使合肥一跃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进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经济迅速发展。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合肥通史》学术指导委员会顾问卜宪群曾表示,合肥从小县城迅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为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城市都可以效仿。

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秦置小县,合肥这座城市抖落历史风尘,从新中国成立时的江淮小邑,成长为今天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建设国际影响深远的创新之都,正在进行新时期的新征程。

标题:【要闻】庐上的人文、风物与张力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