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2字,读完约10分钟

年: 3例年: 4例年: 7例年: 29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显示了过去5年我省捐赠脏器的志愿者人数。 在生命无法拯救的情况下,捐赠自愿、无偿使用的器官,使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成为更多人的自主选择。 据安徽省红十字会称,截至4月3日,安徽省累计器官捐赠实现55例。 但是,器官捐赠在我省依然不足,供需比为1:30。

从3例到29例,器官捐赠数量5年来迅速增加

4月2日凌晨,因突发疾病被医生诊断为脑死亡,通过中国好人排行榜的蒙城县城关镇居民,成功捐赠了一对肾脏,交出了他生命接力的最后一棒。

现在器官捐献体有限,每年都有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等待器官移植。 父亲做了一辈子的好事,让他用这样的方法继续生命吧。 常和广的长子常昆仑说。

根据安徽省红十字会器官捐赠事务所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4月3日,安徽省器官捐赠志愿者累计55人,仅去年4个月前就有11人器官捐赠,比去年增加了约9倍。

从2004年开始,我省器官捐赠从零开始,现在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安徽省红十字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器官捐赠办公室主任汤常荣说。

汤常荣表示,器官捐赠数量增加的背后,是我省人体器官捐赠政策制度的建立、机构队伍的壮大,这些都走上了人体器官捐赠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年5月,国家卫计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企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人体供体器官运输绿色通道的通知》,我省也就此实施了。 器官运输绿色通道确定了各方面的职责,畅通了运输流程,提高了运输效率,保障了运输安全,减少了运输原因造成的器官浪费,进一步保障了人体捐赠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清明节假日期间,宣城向合肥提供器官就此受益。 汤常荣说。

供需比约为1:30,器官捐赠还不够

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实现的器官移植手术只有1万余例,从约1:30的供求比来看,器官短缺仍很严重,许多生命仍在等待。

安徽省器官供应的比例也和全国数据差不多,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符合捐赠条件的约6人中只有1人愿意捐赠器官。 汤常荣认为,由于之前流传下来的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还没有接受器官捐赠。 虽然有些患者被判定为脑死亡或心脏死亡,正是器官捐献的最佳时机,但很多患者的家属由于对患者的感情,还在寻求治疗,因此错过了器官捐献的时机。

此外,公众对器官捐赠认识不足也是器官捐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汤常荣还就公众的疑问进行了说明: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不一样。 注册捐赠和实际捐赠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注册捐赠只是意志、态度。 潜在捐赠人最终能否捐赠,需要医学专家在生命无法挽救时判断并决定的器官捐赠可以是生前行为,也可以是死后行为,生前志愿者可以是中国人体器官捐赠管理中心的网站或微信号、 可以通过支付宝( Alipay )平台等互联网提供渠道注册,逝世后个人不表示反对的,需要征求直系亲属的意见,得到家人的支持。 实际捐赠需要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直系亲属的书面同意。

事实上,提高器官捐赠率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捐赠理念,公众对器官捐赠的质量和效率、捐赠者和家庭权益的保障、新闻的公开透明性等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参与这个人类大爱的持续传播,让器官捐赠事业阳光、公正、公平、安全 汤常荣说。 (中安在线)

相关信息:

安徽距离500多具无言的良师遗体捐赠的道路很远

每次清明节,安医大都会有一些志愿者在离无声良师最近的通道上献花。

每年清明,付杰总是一个人去大蜀山文化陵园,走路,坐着。 那里,青松翠柏中,没有骨灰、没有遗骸,高耸的生命纪念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的他们是安徽省的遗体(器官)捐赠人,从1960年至今,共有近500人。 作为安医大遗体(内脏器官)接收所的元老,纪念碑的约一半名字,傅杰很熟悉。 这包括他的师长、好朋友和同事。 如果作为遗体捐赠志愿者,总有一天他的名字也会成为这块石碑之一。 生命结束后,他们会把自己作为特别的礼物,永远留在这里。 什么比这样的心更广阔? 比这个信赖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让我们为这些伟大的灵魂深深地鞠躬… …

九旬老教师成志友

清明节前夕,中学老师赵勇特别从肥西赶到合肥,为老同事、年逾90的丁老,补充遗体捐赠资料。

这是赵勇(化名)第二次来到安徽医科大学遗体(器官)接收所,上次是丁老在2005年签署器官捐赠协议的证人。 捐献遗体是丁老一直以来的愿望,当周围很多人还没听说要捐献遗体的时候,他就已经动了这个心。 赵勇说,丁老出生于1926年,走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人生经历了多次磨难,但也因此而躲藏。

填表、签字、盖章,一切完成后,赵勇又没有确认错误,把材料放进了编号为254的公文袋。 丁老是合肥市签署第254人协议的遗体捐赠志愿者,是我们肥西县第一个,很棒。 赵勇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和敬佩。 但是,这个崇高的选择,变成了赵勇与丁老合作十几年保守秘密、丁老不愿公开遗体的事件,他担心其他人会有意见。

丁老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安徽省遗体和器官捐赠工作起步晚,发展迅速,公民意识和事业推进方面都与全国许多地区相距甚远。 中国人体器官捐赠优秀协调员、省红会事业快速发展部主任汤常荣说。 据他说,这个结让公众对遗体和器官捐赠的工作不知道,因此产生了误解和偏见,让老百姓有了真正的认知‘ 后面捐款,接受,积极参加,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偏见会让志友伤心

只有经历过困难、真正困难的人才能理解这个困难… … 说这话的时候,付杰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着眼睛,看了一个装满两个柜子的档案馆。 这些是遗体捐赠志愿者的资料,一部分是捐赠登记,一部分是捐赠登记,有一字之差,旁边的两个档案馆隔着生与死。 虽然沉默了很久,但他终于收回了视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付杰是安医大遗体(内脏器官)受理局常务副站长,也兼任解剖教室的技术人员老师。

捐献志愿者有志友这个共同的名字,安医大遗体(内脏器官)捐献接待处的志友有3000多人,捐献了377人,占安徽遗体捐献总量的三分之二。 平时,志友们自发组织、协助付杰进行各种遗体捐赠推广活动,但经常被拒绝、谩骂、邀请拳击手。

最棒的是,志友因为孩子的反对而痛苦。 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得知6个孩子要捐献遗体,坚决反对,要求取消协议。 老头子勉强扛了五年,结果在孩子们拒绝实行的威胁中不得不妥协。 看到付杰,老人伤心流泪,一味道歉,怨恨自己的背信弃义。

与付杰交往多年的志友,在和孩子玩游戏,弥留之际,特意叫了付杰到病房,要求他实现愿望。 那天,在将志友召回安医大的路上,付杰想起了安徽医学界老前辈去世前留下的话:宁可让学生给我拿错千刀,也不能让学生给患者拿错刀。

志友中好人很多

在37个捐助者中,付杰获得了约300人。 他最常听到的话是有意义的。 在长志友的名单上,有一个付杰一直记得但不想轻易吐露的名字:吴信龙,肥西县第一具遗体(器官)捐赠者。

合肥的第一具遗体捐赠了志愿者队伍,是吴先生提议建设的。 当时他说,我们必须建立固定的&lsquo。 志友团队,齐心协力推广,捐赠者家属和其他‘ 志友服务。 队伍建成了,但他是… … 付杰和吴信龙因志友的缘故相识,成为了好朋友。 这几年他经常想起那个头不高、瘦瘦的老人,想起吴信龙刚查出肺癌住院,他就去医院探望,两人抱头痛哭。 吴信龙去世后,他去接遗体,周边邻居自发排队道别的场面。

其实,安徽省的捐赠人中还有很多像吴信龙那样的好人。 临终之际,他以安徽省太和县原政法委员会副书记苗为民,捐赠遗体和器官作为自己特殊的党费,拯救患者的年轻人刘康,23岁的献血英雄,在事故中死亡后,实现了遗体捐赠。 模范程汉模是有名的程好汉,临终前,他最后决定发挥热情,捐赠遗体。 他们和我省500多名遗体捐献者一样,去世后被邀请到医学院校,成为医学生的无声之师。

无言的良师的使命

无声之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他们虽然没有语言和动作,但用身体带着学生认识人体最初的神经,切开最初的动脉,熟悉最初的内脏器官。 安医大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丁建飞介绍。 毕业多年了,他第一次记得沉默的老师的心情。 虽然只有敬畏和尊敬,面对人体,已经是逝去的生命,但我仍然感受到了作为医生的庄严使命。

安医大有不成文的规定,每学期的第一堂解剖课要向沉默的良师鞠躬、默祷、春分和冬至组织祭祀。 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清明节,离沉默的良师最近的过道里,总是放着几朵雏菊。 我从没见过谁放的菊花,但丁建飞认为,这样的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好医生。 因为害怕生命是医生宝贵的品质。 江淮晨报记者王先生/文卓旻先生/摄影

相关信息:

不断冻结的女孩提供了很多器官成为我省第一个捐赠者

21岁的小丽脑死亡后,父亲颤抖着下手,在器官捐赠书中签名,可以把为女儿献出生命的礼物用于器官。 这包括捐赠肺部。 昨天,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安徽省立医院获悉,我院器官获取组织opo团队成功获取的肺、肝、肾、角膜,为5只个体带来了再生和光明。 李先生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第一个肺捐赠者。

21岁的女孩献出生命的礼物将成为安徽第一个肺捐赠者

21岁的小丽是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也就是所谓的als患者。 不愿相信恐惧,直到坦然面对,李先生接受了自己生病的事实,然后提出了捐赠器官的意愿。

今年春节过后,小丽的病情突然恶化,进展迅速,很快,她只能躺在病床上,用几根管子维持花季的生命。 小李的姐姐是医务工作者,作为姐姐,希望妹妹的生命能维持几天。 但是,专业信息提醒她,要完成小丽的遗愿,捐赠健康有用的器官,不应该继续徒劳的治疗。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 所有的急救措施都无效了,小丽只能依赖呼吸机和药物来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 安徽省立医院opo专责小组详细判断后表明,小丽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在巨大的悲痛中,小丽的父亲和姐姐填写了中国器官捐赠登记表,希望为社会提供小丽的部分器官,让她能以另一种形式生活。

年3月11日23时20分,小丽停止呼吸和心跳,立即被推入手术室,由安徽省立医院opo团队负责器官获取手术。 几个小时后,小丽献上的最后一份生命礼物肺、肝、肾、角膜,也成为安徽省第一位肺捐赠者。

肺容易受伤,很难有符合条件的肺源

这是安徽省第一个肺捐赠者,非常不容易! 想起取出了干净健康的肺,安徽省立医院opo队负责人姚自勤依然感慨万分。

作为安徽唯一拥有心脏、肺、肝脏、肾脏、胰脏、小肠、角膜等移植资质的医院opo团队负责人,姚自勤虽然进行了肺移植手术,但没有亲自取过肺,对他来说多少有些遗憾。 我从来没有自己切除过肺

一方面器官捐赠志愿者太少,另一方面符合捐赠条件的肺太少。 姚自勤表示,肺是开放性器官,连通人体和外界空气,环境污染大,未经常面临感染风险。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植肺源的质量。

其次,肺柔软,易受伤,开放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比其他脏器大。 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脑死亡前后接受过心肺复苏、采用呼吸机等救治。 这是捐赠者的肺受损,感染,没有移植条件了。 李先生很幸运,在姐姐维持器官的意识下,她的肺只有很小的压伤,对移植影响不大。

生命的礼物能让5人重生,绽放光芒[/s2/]

捐赠少,接受肺移植手术少,很多困难的肺源最后都被浪费了,真的很遗憾。

肺的体外贮存时间、手术要求的时间都非常苛刻,甚至可以说很苛刻。 姚自勤表示,肺源从供体中取出,到移植到受体内的血流灌注为止,有12个小时的安全冷缺血时间。 超过4小时的话,捐赠的肺有被破坏的危险,超过6小时的话,呼吸功能几乎都会消失。

这等于提出了两个难题。 姚自勤说,如果给运输旅行让路,手术时间将控制在5个小时以下,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如果为手术时间让路,意味着运输时间缩短,只有捐赠人所在城市周边的捐赠对象很可能会因为不适合对方而浪费。

幸运的是,小丽的肺没有被背叛,被迅速运到河南后,移植手术完成了。 因为小丽有五个人重生,有光。

江淮晨报记者王雯

标题:【要闻】安徽省器官捐献现状:五年55例 增幅明显但缺口巨大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11637.html